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 >>新闻动态 >>正文 >>

“中国高等特殊教育中的艺术教育”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12/29


“中国高等特殊教育中的艺术教育”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4年12月22日下午,“特殊教育艺术学院成立二十周年展览”开幕式结束后,“中国高等特殊教育中的艺术教育”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一层会议室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由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院长李黎主持,邀请黄宗杰、曲欣、杨帆、郝刚、刘虹、诸葛文海、刘建鹿、徐东华、王李斌、李杨、李璇、余颖、马寰等国内特殊教育院校领导及专家参加本次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特殊教育艺术方向的未来发展、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手艺的传承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为新时代中国高等特殊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研讨会现场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特教学院院长黄宗杰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他指出,学院目前通过严格招生与特色培养,为学生创造了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他特别提到,就业是特殊教育的核心议题,如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职业发展支持是学院不断努力的方向。

北联大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曲欣分享了学院在特殊人才培养方案上的探索经验。从“模仿”到“重构”,学院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强调跨学科融合与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艺术设计系负责人徐东华表示,学院通过建立大师工作室和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了从学习到就业的桥梁。他还提出,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如何将AI技术融入传统手工艺教育,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廊坊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李璇结合基础教育实际情况提出,高校对特殊教育人才的核心能力要求为基础教育阶段提供了指导。她建议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与高校的衔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院长郝刚提出,特殊教育发展需要政策层面的明确支持。他呼吁各院校间加强交流与协作,探索更为系统化的人才培养路径。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帆建议,推广大中小一体化的特殊教育模式,结合国内实际,逐步实现跨学科协作与资源共享,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顾问诸葛文海强调,艺术教育不仅要教授技艺,更要注重学生潜能的挖掘。他指出,创新思维对于艺术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希望通过与高校合作,为特殊教育事业注入更多活力。

 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刘建鹿结合地方特色,提出非遗教育对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他认为,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与特殊教育相辅相成,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方向。

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副院长马寰从展览作品出发,赞扬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他希望未来能加强校际合作,共同推进艺术教育与特殊教育的深度融合。

 其他参会嘉宾也分别围绕各自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进行了精彩发言,包括清华大学博士余颖、陕西火凤凰耀州官窑董事长助理王李斌、天津理工大学教师刘虹、长春大学特教学院讲师李杨等。他们就听障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校企合作、文化课教育的重要性等问题,提出了宝贵的见解。

 

 

 

 

 

 

 

 

 

现场部分发言

本次研讨会在热烈的交流中圆满结束。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新时代中国高等特殊教育中的艺术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跨界合作和资源整合,培养既有专业能力又具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为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合影留念